了解中国茶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茶圣陆羽在茶界的地位,可有一人却名气一度盖过陆羽,皇亲国戚对他的茶技也是赞赏有加,这个人的名字叫常伯熊,与陆羽属于同时代的人。
不过二人虽属同时代,但估计是没有见过面的,就像江湖传闻的北什么、南什么之类的,虽说江湖齐名,但传闻中的人在生活中不一定有真正的交集,而常伯熊与陆羽就是这样。据《封氏闻见记·卷六·饮茶篇》的记载,常伯熊最初应该是陆羽的粉丝,在听闻或目睹陆羽煎茶之后,没有拜陆羽为师(陆羽心气非常高,一般的人入不了他的眼,所以也没有收谁为徒,估计即便常伯熊拜师,也是无门),而是回家自己钻研。
陆羽以隐士自居,所以煎茶时不会看重繁文缛节,选择的地方也多是野寺山园、松间石上、瞰泉临涧之处,颇有名士高古之风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陆羽始终以茶为本,他知道无论在哪煎茶,最终茶都是用来喝的,而不是用来演的。所以也正是针对陆煎茶的这一特点,常伯熊才做了另一番调整,要说这常伯熊却是有本事,他在研究陆羽煎茶法后,从服装、用具、串词等多方面对原有的煎茶法做了极大的包装。而正是因为常伯熊的努力,煎茶法在王公朝士的圈子迅速流传。所以从客观上讲,常伯熊对煎茶在唐代的传播是有贡献的,而这一影响,甚至跨越时间,影响到当今中国的茶艺。
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二位到底有何不同?
朝廷有一位爱喝茶的显贵李季卿去地方巡视,到临怀县馆时,接待的人知道李大人爱喝茶,于是向李大人推荐了当地茶界新星常伯熊。常伯熊听说是为朝廷来的李大人煎茶,欣然前往。我们看看常伯熊煎茶的过程,《封氏闻见记》中记载到:“伯熊著黄衫、戴乌纱帽,手执茶器,口通茶名,区分指点,左右刮目。”咋一看为何如此眼熟?这不就是现代的茶艺表演吗?看来有人称常伯熊为茶艺表演的鼻祖也实不为过。茶煎好了,李季卿喝了两杯,算是对常伯熊的肯定。
等李大人过江之后,当地接待的人向他推荐了陆羽,李季卿应该也有听过陆羽的名号,陆羽当时《茶经》二稿已经写成,已是小有名气。我们看看陆羽煎茶的过程与常伯熊有何不同?《封氏闻见记》中记载到:“鸿渐(陆羽字鸿渐)身衣野服,随茶具而入。既坐,教摊如伯熊故事。李公心鄙之,茶毕,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。”陆羽煎茶全然没有了常伯熊的气派,关键是在李季卿眼里,陆羽连衣服也不换就来为自己煎茶本身就很失礼,而且煎茶的过程看起来跟常伯熊并无二致,所以心中对陆羽颇为鄙夷,心想,果然是见面不如闻名。所以当陆羽煎茶结束为李季卿奉茶时,李大人一口都没喝。不但没喝,还让童子拿30文钱给陆羽作为酬金,而这30文就是陆羽煎茶在李季卿眼中的价值。这无疑如当众给陆羽一个响亮的耳光,打的陆羽七窍生烟。据说陆羽回去就写了名为《毁茶论》的文章,可惜已经散佚,具体内容也不得而知。
那么这二人的故事跟“大师”的陨落有何关系?究竟常伯熊和陆羽谁是大师,而谁又是“大师”呢?或许在当时很多人眼里,常伯熊是茶界的新大师,至于陆羽,已经是过气的大师罢了。理由很假单,朝廷的李季卿大人就赏识常伯熊而鄙夷陆羽,这还不够明白吗?如果事情到这里结束,恐怕茶圣的英明将永远遭受到玷污。所以还是那句话说得好:“是金子总会发光”。陆羽《茶经》的光和热震铄古今,受到全世界一致的认可,哪怕是当中国因为落后面临着茶的原产地流落他国的危局时,茶圣陆羽的地位及《茶经》的光芒都从未被掩盖。而曾经也如众星捧月般的茶界新大师常伯熊却因为晚年对茶的“变节”,永远被世人遗忘。
也许是因为常伯熊太过注重表面功夫和表演,从未花时间去探寻茶的真谛,忘记了茶最终还是用来喝的朴素道理。多年的表演及喝茶生涯,让常伯熊患了风气,而他自己对患病的归因竟然是因为饮茶,而曾经让他高高在上的茶,在他人生的晚年,却成了他口中的毒药和背锅侠。曾经被众人热捧的煎茶大师,到最后却建议别人不要饮茶,难道这真的是茶的罪过吗?我想不是,因为陆羽比他更爱茶,也比他更懂茶,知道并始终坚守着“茶是用来喝的”的朴素道理。
那么为什么常伯熊患了风气而陆玉没有?
因为常伯熊常年喝的不能称之为茶!